目前分類:11/07 劉靖之《翻譯工作者手冊》 (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翻譯工作者手冊》為了從事翻譯這一行提供一大堆資料,不僅翻譯的最基本要求、培訓、工具等,也涉及到比較不為人知的題目。

第一卷將大陸、台灣、香港三個翻譯界個別談其特色。談此三地翻譯界,翻譯語言是最明顯的。大陸以英俄法日西語為最常見的翻譯語言,台灣則以英日台語為最基礎翻譯對象,香港則以英廣日語、再加上普通話為翻譯對象。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事實上這本書我並沒有看完,但是從本書中可以看見中國是多麼努力在發展翻譯研究,雖然中國極需要翻譯人才,但中國人口多,應該不怕沒人才才是,只是需要專業的訓練而已。在第一章,可以知道中國已經創立了許多組織、協會等等來推動翻譯研究的發展,而且中國人相當聰明,不會只注重於英文的翻譯,還會同時扶持其他語言的翻譯工作,這對未來中國的翻譯研究會有更多的幫助。

另外在第七章裡頭,再度看到了有關翻譯能力的培養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我對於美國和蘇聯首領的會談的例子感到有趣,如果一位年輕人即使精通兩國語言,能夠翻譯流暢,但如果翻譯員沒有親身經歷過以前的歷史事件,可能無法將會談內容的精神生動傳達出來,所以是否翻譯不只牽涉到翻譯的能力,也需要有實際的一些經驗?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譯工作者手冊》是由多篇各自獨立的文章構成,探討翻譯的各個面相。其中有些主題特別吸引我,忍不住會拿出來與自己的經驗做比對。有些則和目前接觸到的翻譯課題不大相關,就只快速翻閱過去(例如機械翻譯)。

由於進入輔大前在英國修習了一年翻譯課程,也有來自北外、上外的同學,回國後總會比較兩校的教學方式,並好奇兩岸三地甚至美國、歐洲各地學校的教學方式。手冊的卷一和卷三正好滿足了我的好奇心(雖然有些資訊並不是最新的現況,但還是可以作為參考)。在北外的部份,書中提到聯合國提供一年的資助並且會直接發聘書給優秀的畢業生,這樣的方式其實可以讓學生在一開始就定下方向。全部的練習、準備,都是為了聯合國的考試和開會方式。這樣的訓練方式其實目標是非常明確的,有其優勢。英國的學校提供了至聯合國見習的機會,也是透過這次機會,我得以親身體驗聯合國會議上口譯的運作方式,也發現現場和學校訓練的差距。這或許是考慮到大部分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不在此(畢竟有幾人能做聯合國譯員呢?),但是若是能及早認識、接觸未來的工作場合與可能情境,對於接受訓練的學生有益無害。當時的同學現在部分已開始口筆譯工作,分享經驗時都忍不住感嘆,「早知道現在工作是如何如何,當初在練習時可以如何如何的會更有幫助」云云。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提供翻譯的概括總論,內容豐富從翻譯的歷史、相關的機構及重要人物到翻譯人員的培訓,翻譯的基本原則,及翻譯的環境等等,讓我看到了翻譯的全面觀點,書中以簡單的語言呈現,讓人很容易理解,沒有過多艱澀理論的負擔。

從卷一中,能夠了解翻譯的發展,在初期面臨到許多困難,一方面由於雙語的能力不夠,再者翻譯所包含的範圍很廣,需要的程度又不同。書中提到,翻譯工作需要有技巧的,而且需要加以訓練(45),是翻譯逐漸成為一門專業科目的一種印證。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主要探討了不同國家現今的翻譯發展,和提供給有興趣成為譯者的人一些與翻譯有關的知識。一開始,作者著筆於中國,台灣,和香港的翻譯現狀。他提到中國方面現在非常需要翻譯人才,這種狀況與本身國家的發展有一定的關連性。的確,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想過翻譯和社會發展也會有如此緊密的關係。由此可知,翻譯其實是人們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甚至還可以提升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另一方面,身為一個台灣人,我著實對台灣的翻譯界感到興趣。從本書中可以發現,台灣的翻譯界看似發展蓬勃,事實上卻還有許多有待加強之處。例如,作者所提到的一般大學中並無翻譯相關科系,而是到研究所才有,這代表著台灣政府確實還沒有非常注重翻譯這塊部分。話雖如此,但我個人認為要設立翻譯相關科系其實難度不小,畢竟翻譯所涵蓋的範圍太廣,老師們所能傳授的也是理論部份而已。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翻譯當中的訣竅還是需要靠學生們一邊充實自我,一邊慢慢摸索而來。再者,關於香港部份,由於之前隸屬於英國,英文曾經是他們的官方語言,所以擁有良好英文能力自然不在話下。但問題是在主權回歸中國後要如何培養優秀的中文人才,如此才能達到翻譯的基本必備條件便成為了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然後作者大略地介紹了中國翻譯史還有其影響中國的重要性後,也介紹許多種不同的翻譯理論和現今各國翻譯界的概況。最後,作者提供了不少與翻譯有關的知識,比如如何成為一個好的譯者,或是翻譯需要注意哪些事項。看完之後,我覺得算是相當實用的部份,想必如果未來從事翻譯的相關工作時會派上極大的用場!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一開始用比較的方式來點出華人圈各地方對於翻譯研究的發展,中國因內需而積極發展、香港因受殖民發展出雙語文化而極需發展翻譯研究來訂定一個翻譯準則或標準。相對的,台灣因為中央的不重視、翻譯人士地位偏低、薪酬甚差,導致惡性循環,只有少數幾位富有熱誠的專家用心於翻譯研究的工作中如林文月、姚朋等人。我覺得因英語系比較普遍,因此非英語系的作品就比較沒那麼多人才共同翻譯,而只能從英譯本下手,所以才會讓讀者看到由英譯本重譯中文作品,譯品的素質及真實感難免令人略為質疑。

    在翻譯的一般方法中,有個粗疏簡便的策略叫做二分法,我覺得林林總總的理論在翻譯時需要面面俱到,但一開始會從二分法去區分,不過編者列出許多翻譯所遇到的眾多問題,有時會讓譯文成為一種相映成趣的同源異譯。讓我想到以二分法去區分一篇原文時,時而重視字面,時而追求神隨,有時把原文直譯,有時又將原文意譯,以我們初學者來說,這篇譯文的順暢度、文字傳達性,可能會變得不知所云。不過七類翻譯理論其實也告訴我可以從二分法在細分出以哪種方式去做轉換會比較適合,這也是我們學習者要去思考的。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認為《翻譯工作者手冊》是一本相當仔細、基礎的 翻譯職場入門書。在最重要的第一部分裡,這本書首先帶讀者了解(當時)中文翻譯界的現況和歷史,像是中國翻譯協會的發展、台灣學術界看待「翻譯」的觀點,以及在《翻譯研究新視野》前言中提到的各家翻譯理論等等。卷二中則擴展到 了與翻譯人息息相關的各種理論、各國在翻譯領域中的發展和詳細的制度規範、協會等等一倂囊括。卷三至五則是針對翻譯實務面的介紹,包括:譯者的種類、培訓;翻譯的種類、標準;以及翻譯工具等等,並在最後附上了質精量多的附錄資料。以整體內容而言(不視其時間性),我認為此書已超過其出發點──「有參閱價值」──成為了一本翻譯人必備的基本手冊。

在以下的內容,我想提出一些在書中我覺得特別有興趣的部分: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劉靖之主編的《翻譯工作者手冊》,我想國內的翻譯界有很多地方能借鏡大陸、香港的經驗。官方支持度方面,大陸北京第一外語學院已經能跟聯合國合作辦「譯訓部」,香港已經發現中英翻譯的不足已應付現實需要,而開始加強第三語(粵)翻譯。台灣的教育觀念普遍卻仍傾向把翻譯當成學習英文的附屬工具,台大要開翻譯所不行、要用翻譯代替論文也不行,皆源自對譯者看貶之故。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劉靖之主編的《翻譯工作者手冊》後,深深體會一個國家的翻譯事業是否興盛以及譯者是否受到重視,與政府政策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誠如作者在前言提到,香港翻譯的迅速發展,是拜「一九九七」問題之賜。 許多原本以英文為主的文件或作品都需要翻成中文。另一方面,香港政府必須聘用大量雙語人才,而興起翻譯之風。在翻譯的種類方面,由於香港與中國間的貿易日趨頻繁,因此貿易相關的翻譯成為主流。由此可見,社會背景因素對一個國家翻譯發展的影響力。日本的翻譯歷史由來已久,尤其是明治維新之後,由於當時政府推動國家現代發展,學者開始大量從事外文書籍翻譯,雖然當時的翻譯技巧未臻成熟,但因翻譯工作者多具有學者身分,地位崇高,這點是在其他國家極罕見的現象。和日本相較之下,台灣的翻譯作品雖然很多,但不論在政府機關或社會上,當今台灣譯者受重視的程度似乎仍遠不如日本譯者 。

        本書的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在於提出譯者的訓練與素質。文章作者提到成為好譯者的三個基本要素:語言能力、背景知識以及邏輯與分析能力。對譯者來說, 語言能力只是最基本的條件,知識背景與邏輯能力其實更重要。有足夠的知識背景才能使用最合適的辭彙。尤其是遇到原文語意不通的情況,如何產出文意通順又不失真的譯文,才是譯者真正的考驗。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卷一部分從兩岸三地的翻譯教學、出版業界、官方態度上逐一介紹,雖然囿於出版時間(1993)而不及更新最新資料,然其概述對了解80-90年代間兩岸三地的翻譯活動來說,仍然極有助益。之前對於國立編譯館的印象,始終停留在國小國中課本的編定上,即使後來曾在齊邦媛教授的<<巨流河>>中讀到,國編館也是國家對外輸出中華文化的主要平台,主持過許多大大小小的中譯英計畫,但對於國編館在翻譯文學上扮演的角色仍然知之未詳,一直到書中對國編館的介紹,我才對其翻譯計畫上的實際運作過程有所了解(p53-56)。能夠在現今國立編譯館走入歷史的時候(國編館已於今年併入國家教育研究院),對其在教育上以及翻譯上曾有的貢獻作一通盤認識,我覺得很慶幸,慶幸自己沒有數典忘祖。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前言

《翻譯工作者手冊》,是一本讓我覺得很棒,但也很糾結的書。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閱讀劉靖之所編的《翻譯工作者手冊》,讓我對翻譯以往的印象有了更完善的了解。不論是翻譯理論或翻譯史也好,以往聽課都只能說是霧裡看花,但是這次閱讀整本書,讓我原本零散的認識組織得更加完整,也更加瞭解他們的來龍去脈。

本書一開始先介紹了兩岸三地翻譯界的概況,不難看出九零年代「翻譯」都還在起步階段,不論是外人對翻譯本身,或是翻譯這項工作本身,都還抱有比較多的不瞭解與誤會,而翻譯員更不用說,待遇或是地位也是不如現在。但可以看出各方都有意經營這塊領域,期許它能受到更多重視。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翻譯工作者手冊》後,我覺得內容包羅萬象,從港中台三地的翻譯概況,翻譯歷史,翻譯人員的素質及標準,到翻譯工具,都有基本的介紹,讓想要從事翻譯工作的人有一些基本的了解。翻譯歷史在翻譯史也有涉獵,所以在此將重心放在翻譯現況及翻譯人員素質來探討。

  這本書的出版日期(1991年初版),因為年代久遠,翻譯現況較現在是有落差的,但不難察覺二岸三地一直不停增設翻譯相關的學校和活動比重。2004年資料顯示,台灣的自由口譯員約53位,具備口筆譯背景的佔63.2%。相信現今的數字是增加的。另外,輔仁大學1988年首創翻譯學研究,也將翻譯的層級拉高至研究所。目前台灣翻譯研究所增設至六間,仍有許多大專院校正摩拳擦掌開拓這個領域。將眼光放遠至中國,中國也積極耕耘這塊市場。文中資料顯示內地的需求和供給不成比例,事實正是如此。2005年中國翻譯市場有200億的規模,但中國本地的翻譯社只能消化1/10,現今一定更為可觀。中國是一塊極具潛力的市場,未來更是有許多交流及耕耘的空間。現在中台也有許多翻譯的交流活動,包含交換生,二岸三地口譯大賽皆可略窺一二。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譯工作者手冊》讀書筆記 (吳宇君)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讓我對翻譯這個產業及它的歷史、理論及相關領域有更全面的認識。雖然是二十年前出版的書,還是有很多方面的參考價值,也提供了二十年前翻譯界在各國與地區的發展。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翻譯工作者手冊》介紹了世界各國中國與台灣的翻譯界情況,我想針對台灣的翻譯界加以討論,在台灣曾舉辦過翻譯家座談會,以交流有關翻譯方面的心得與經驗。編者提到許多翻譯名家,例如林文月女士、姚朋先生,並且簡單介紹他們在翻譯界的成就與專長。除了舉行座談會外,編者也談到國立編譯館是專門掌理與教材圖書跟學術文化書籍之編譯事務,在台灣翻譯行業裡是很重要的機構,國立編譯館也收集了不同種類的翻譯書籍,包含政治、哲學、文學、歷史、宗教、藝術等各方面的名著。接著,編者提到「台灣出版事業之所以發達,翻譯書刊是一隻無形的隊伍,翻譯工作雖然仍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卻在默默耕耘之下,已經深入每一階層的讀者群中。」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譯工作者手冊」這本書中提到了中國、台灣、香港等世界各國的翻譯現況,還有對翻譯的一些概念、培訓方式、機器翻譯等,感覺是向所有準備進入譯門的人進行的職前教育。就像要打仗之前要先摸清楚對方的底細,要學翻譯前也應該要知道些翻譯領域的相關知識。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