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卷一部分從兩岸三地的翻譯教學、出版業界、官方態度上逐一介紹,雖然囿於出版時間(1993)而不及更新最新資料,然其概述對了解80-90年代間兩岸三地的翻譯活動來說,仍然極有助益。之前對於國立編譯館的印象,始終停留在國小國中課本的編定上,即使後來曾在齊邦媛教授的<<巨流河>>中讀到,國編館也是國家對外輸出中華文化的主要平台,主持過許多大大小小的中譯英計畫,但對於國編館在翻譯文學上扮演的角色仍然知之未詳,一直到書中對國編館的介紹,我才對其翻譯計畫上的實際運作過程有所了解(p53-56)。能夠在現今國立編譯館走入歷史的時候(國編館已於今年併入國家教育研究院),對其在教育上以及翻譯上曾有的貢獻作一通盤認識,我覺得很慶幸,慶幸自己沒有數典忘祖。

 

另外,縱觀兩岸三地的翻譯教學,我覺得蠻奇怪的一點是:大專院校僅在英語系開設翻譯課程。這似乎和多數人一再強調「翻譯應兼具中文和英文」的觀念相悖離,否則為什麼不在中文系也設置翻譯課程?即使齊教授也早於本書中強調過「如要英譯中,中文根基必須好,翻譯最難之處不是瞭解,而是表達。」(p48),但現今台灣大專院校的中文系中仍舊未有翻譯課程的設置。蠻可惜的。

 

書中對中國翻譯活動的介紹以朝代為分嶺,從周公以降,歷經秦漢、魏晉、唐宋、元明、清初,翻譯內容涵蓋外族來朝、佛經譯文、科技新知、社會科學、大眾小說,翻譯策略也不時變動,有因應制宜的「重譯」、支謙支懺的「文質之爭」、科技名詞的「音譯」(p.95)、嚴復的「信達雅」(p.98)、林紓的純「筆受」(p.100)、五四後的「白話文」(p.104)翻譯等。透過此章讓我得以一窺中國翻譯史的來龍去脈,也對各時期的翻譯流派有了更進一層的認識。另外,我覺得,此章延用太史公的紀傳體方式,逐一簡介各翻譯大家的生平經歷,使得大量的史實資料不再枯燥乏味,更讓中國翻譯史變得生動有趣。

 

        書中關於翻譯理論探索一章,對於各流派的演變和差異都有詳盡的介紹。其中,我覺得僅從字面上來看語意翻譯(semantic translation)和語用翻譯(pragmatic translation),就算知道兩者的立論基礎是不同的,但卻很難區分他們的差異究竟在哪裡。不過,在看過此章中條列式的說明以及隨後附錄的範例後,我覺得自己似乎比較能說得出他們的差別:語意翻譯著重的是「翻譯單位」的分析,而「翻譯單位」又可分成「詞義」和「句義」兩方面(p.127-131);語用翻譯重視的是「翻譯文本」的分析,而「翻譯文本」又可視為「文化」和「語境」的縮影(p.132-134)。用本章作者陳善偉的話說,就是「前者重視語言(langue)及語言能力以譯出句子意義,而後者重視言語(parole)及語言應用以譯出話語意義。」(p.132)。最後,想小小抱怨一下,我覺得言語(parole)一詞非常不直觀,如果沒事先看過索緒爾(Saussure)的定義,會很難理解它和語言(langue)究竟差在哪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