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翻譯工作者手冊》介紹了世界各國中國與台灣的翻譯界情況,我想針對台灣的翻譯界加以討論,在台灣曾舉辦過翻譯家座談會,以交流有關翻譯方面的心得與經驗。編者提到許多翻譯名家,例如林文月女士、姚朋先生,並且簡單介紹他們在翻譯界的成就與專長。除了舉行座談會外,編者也談到國立編譯館是專門掌理與教材圖書跟學術文化書籍之編譯事務,在台灣翻譯行業裡是很重要的機構,國立編譯館也收集了不同種類的翻譯書籍,包含政治、哲學、文學、歷史、宗教、藝術等各方面的名著。接著,編者提到「台灣出版事業之所以發達,翻譯書刊是一隻無形的隊伍,翻譯工作雖然仍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卻在默默耕耘之下,已經深入每一階層的讀者群中。」


        編者講到「翻譯理論與「各國翻譯概況」,翻譯理論大致上可分為七類:文藝學派(Literary Approach)、音譯(Transliteration/Phonological Translation)、語意翻譯(Semantic Translation)、語用翻譯(Pragmatic Translation)、語段翻譯(Textual Translation)、動態等值翻(Dynamic Equivalent Translation)以及詮釋性的翻譯(Hermeneutic Translation)。文藝學派所強調的是翻譯的創作性以及直譯、意譯的問題,音譯在文學翻譯方面涉及可譯性(Translatability)的問題,其中最常提到的是雙關語的翻譯,語意翻譯是介於語言學派與文化學派的理論,它認為文化意義決定其語意;而語用翻譯重視的是言語及語言運用以譯出話語意義,語段翻譯強調的是字句的意義主要由上下文(co-text)或語境(context)來決定,另外動態等值翻譯的特點是注重接受者(receptor),也就是聽眾(hearer or audience)或讀者(reader)的感受,它認為譯文對譯文的讀者所起的作用等於原文對原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兩者是相等的,最後,詮釋性的翻譯認為譯者的重要任務是以詮釋的態度去傳遞原文本來要表達的信息。接著,作者提到「翻譯與傳譯員的素質與培養」以及「翻譯與傳譯的種類與素質」,最後提到「翻譯設備」,像是翻譯工具書,翻譯工作者離不開各式各樣的工具書,尤其是內容完備的語文辭典,在本書最後,編者將機器翻譯的種類做了簡單的介紹,並且說明不同年代的機器翻譯情況。


        我認為本書講到的七大翻譯理論對我來說幫助很大,因為編者以顯而易懂的筆調說明各種不同的翻譯理論,並且介紹了不同翻譯理論的特色,讓我能夠了解不同的翻譯理論所強調的論點不同,而且本書列的一些表格讓我能夠輕鬆了解翻譯時常用辭典的比較與特色,真的幫助我更了解如何在不同的翻譯情況下使用不同種類的辭典以及它們的優缺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