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周兆祥的《翻譯初階》,我覺得翻譯就是在生產產品,從一開始的設備、生產方法、生產工具,遇到的問題、甚至後續處理……等。從第一章的「譯者角色」開始,這本書逐一介紹了「翻譯」這條生產線上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過程,以十八章的內容,讓我們瀏覽一遍每個階段所需具備的概念。

  

  從第二章可以看出來,翻譯是個很不容易的工作。在一般人眼中,翻譯不過就是將A語言轉化為B語言,然而這一個動作,卻必須歷經許多繁複的過程。作者將翻譯工作分為四個程序:準備工作、製作初稿、審閱琢磨、製作正稿。而每一個程序,都要花費大量的心力。

 

  而我認為六、八、十三章,都是在告訴我們在翻譯之時,原文的理解是絕對需要的。「理解原文」,不只是理解文字的意思,譯出語國家的語言習慣、文化,又或者第八章的原文文種,甚至十三章所探討的標點問題,都會因為國家不同而有所異,若不能了解,則無法完整地進行翻譯。在第六章的理解原文的方法裡有提到,翻譯工作需要有耐性,一步一步查個水落石出。這讓我想到以前口譯課時,老師曾為了課堂上一個單字的正確說法,打電話到各個相關單位再三詢問,現在想想,這也許是作為一個譯者的基本。

 

  又者,第八章的文種問題,我覺得對翻譯的影響頗大。舉例來說,如果在新聞稿上用了大量艱深難懂的詞彙,那這篇新聞稿即使翻得再美再正確,依然不算是好的翻譯。不同的文種,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如果不能先搞清楚此文種的寫法,那即使寫出來的內容意思相同,也容易給人不倫不類的感覺。

 

  此外,我覺得第七章的譯名問題很有趣。同樣的東西,卻可能有百百種不同的譯名,臺灣的地名跟路名就是個例子,因為使用不同的拼音法,而把外國人搞得暈頭轉向。某個程度來說,我覺得就像是縮小版的巴別塔事件,原本一樣的語言,被分化成了各種不同的說法,造成了溝通上的阻礙。而且有趣的是,就像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有些錯誤的翻譯用久了,大家反而也就「習慣成自然」,不再去改變它。

 

  我覺得這本書像是在提醒譯者們該注意的事項。翻譯也許沒有標準,很難評論好壞,但有些顯而易見的錯誤,卻是不應該的。雖然不可能完全不犯錯,但卻可以將出錯的可能性拉低,因此不管是事前的準備、翻譯的過程,還是完成後的潤飾、審閱工作,都是翻譯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