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在周兆祥的《翻譯實務》裡,我讀到「原文里有些細節不明白,怎麼辦」這一章,開始看解決不明之處,看到最後覺得有個很重要的部分被忽視,亦即原文有錯誤,怎麼辦?幸好周先生在第7章5節講到處理錯誤。我自己覺得處理錯誤跟處理雙關語、比喻、笑話不相上下,很容易難到極點。就將Derrida(德里達)拿來作例子,如果譯者不作譯作之前的準備,看到他德里達寫的「différance」,大可能誤以為很普通,就是英文的「différence」,但到頭來德里達要表達的是,書面與口頭所能表達的是不一樣。如果譯者不下點工夫去理解,原本完全沒錯的「錯」會變成譯文完全錯的「對」。

那麼,周先生提出的錯誤的來源有這些:「抄寫打字排印疏忽、作者疏忽、作者表達能力有問題、作者故意弄錯。」理所當然,每一個來源有特別的處理方法。但是不管來源何在,有時候譯者必須要保持錯誤,尤其是翻含有辯論的文本。Edmund老師對這樣的情況舉過例子,說如果作者要表達他自己的意見、看法、論點等,譯者千萬要保持原文,以免學者指出原文根本沒說到的看法爭論。到底要保持錯誤或幫作者改,要看錯誤的類別,是否很普通的打錯字,或者是很刻意的「錯誤」。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翻譯與人生》裡周兆祥針對翻譯本身,說明翻譯跟人類(不只是譯者而已)有什麼關係。寫這本的心得,不知道為甚麼,我就一直圍著翻譯、創意、影響打轉。我一看到周先生提到,翻譯這個字泛指兩個方向:第一是逐句逐段全文照譯(A方法),第二是節譯、譯寫、編譯、撰稿等(B方法),我就開始疑問,翻譯、創意、影響有什麼不同?當然,譯法A完全依賴著原作的文字,可以說是百分之百的「受到影響」作品。那麼,譯法B則靠近我們所想像的「創作」。很有趣的是,周先生引用了Octavio Paz說的「所有語篇都是翻譯的翻譯」。如果凡是文本都是「翻譯的翻譯」,那麼要如何判斷什麼是翻譯什麼是創作呢?就算是一位A語言作家受另一位A語言作家的影響,這也是翻譯,更別說A語言和B語言。有些譯者完全靠原文的文字來翻,也有些譯者會靈活些,作出跟原文很不一樣的譯文。我們有沒有資格說第二個是創作呢?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趣。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之前讀的幾本書比較起來,《翻譯與人生》的筆調較為感性。雖然一樣談到翻譯策略、譯者專業能力等等,但有另外很大一部分是以感性的口吻討論翻譯背後的「哲學」。由於翻譯策略和譯者專業等議題已在前幾篇討論過,所以這篇著重討論翻譯的哲學。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譯與人生是這堂課系列的最後一本讀物,之前的幾本談論的主題往往是翻譯的方法策略、翻譯工作的規劃,但這本談到最重要的角色:譯者本身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自己這樣一個工作,以及大環境下譯者面臨的轉變。

    以往譯者的角色像是一部躲在作者後面的翻譯機,常常不被重視。但是現在,譯者應該重新思考自己對作品的定位,既然譯者對自己及作品負責,社會大眾當然也該重視這些工作者的努力。譯者地位的攀升是由於前輩們各方面的努力,現在也只是處於進展中的階段。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一樣介紹了許多翻譯的類型以及譯者的條件,作者清楚的介紹了翻譯工作的類型,包含需要翻譯的文體以及如何翻譯工作的步驟,也介紹了身為一個譯者所需要有的態度責任以及工作計畫,作者藉由詳盡的說明以及淺顯易懂的舉例讓我們檢視翻譯這項工作,不僅僅是甲語言到乙語言的互變,而是學識、分析、邏輯、記憶力、抗壓性……的綜合成果。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覺得作者在翻譯品質追求上點出一個重點:譯者應把目標放在產出中品譯文,而非一昧追求可遇不可求的上品譯文。由此看法,作者進一步強調,區分中品譯文和下品譯文的差別有助學好翻譯。為了協助翻譯初學者了解前述兩者之間的差別,作者在書中詳列下品譯文的幾大特徵,分別是:對語法認識不足、對文化認識不足、對語意認識不足。(p,89)

        中,我自己最膽戰心驚的就是跳不出原文句法規限一項(92)。很多時候依循原文句式很方便,但方便行事通常不是甚麼好事,省時省力的下場就是不忍萃睹的中文。中文習慣先解釋原因再講述結果,恰與英文先果後因的表述習慣相反。然而對初學的我來說,知道規則是一回事,實踐規則又是一回事。往往翻譯時不自覺,或是查字典時不夠仔細,都容易造成字面意義誤解。如果遇上不熟悉的文化差異(像是書中所說的third floor,英國文化裡是指4樓而非3樓),或是面對次文化的術語,比方說運動領域裡的說法,幸運一點譯出來不道地,運氣差則可能整個意思都不對。不過,更慘的狀況應該是:譯出語(中文)的字詞搭配受譯入語(英文)影響而不自覺。也因此,看完此書後更讓我覺得,中文累積需要隨時下功夫。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譯與人生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十分新穎的觀念,那就是譯書時還必須考慮到目標群眾的知識水平、思想開放程度等等,必要時還須把好幾本原文書整合過,才能寫出一本適合目標群種的新書,等於譯者都要成為新的作者了。而之所以要這麼做,除了基本上選擇翻譯策略的問題外,還有很大部份是由於現代社會的出版品愈來愈多,品質也愈加參差不齊。所以對原作者所需保留的尊重空間,也因此不需像對一些傳世名作一樣,必恭必敬的不敢改動分毫。我想這種翻譯策略的建議,乍聽之下似乎不可思議,但仔細想過後,也是有道理,畢竟翻譯如果沒有達到溝通的作用,功夫也等於白費。只不過,如果加入保留完整紀錄和文化背景特色等等考量的話,一本書可以分完整版和增訂版出;這麼一想我才明白,為什麼有的原文參考書會分美國版和國際版。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認為作者在《翻譯實務》中,或者作者所寫其他有關翻譯的書中,大致上有三樣元素是一直被重複提到、介紹的。

第一是譯者性質,在《翻譯初階》中,作者介紹的是譯者在翻譯活動中的「簡略」定位,對「翻譯」這個動作則著墨較多;在《翻譯與人生》中,作者討論的是譯者在現今翻譯產業中的定位;最後在《翻譯實務》中,作者則介紹了幾種譯者在社會上可能擔當的職務。以順序而言的話,我認為先讀《翻譯初階》,等對「翻譯」有大略的認識之後,再讀《專業翻譯》和《翻譯實務》,對翻譯「活動」深入了解;最後看《翻譯與人生》,了解自己(譯者)在現今社會中的定位。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翻譯實務》主要是針對翻譯入門者提供一個概略的簡介。內文包含範圍極廣,從基本的認識〈例如翻譯工作的簡介、翻譯的類型、譯者須具備的特質〉,到翻譯實踐上的面向〈例如參考工具的查詢、處理原文的方法等等〉。作者提到處理原文的方法有全譯與譯寫兩類。其中全譯還包括形式本位與傳譯本位,個人認為前者較貼近直譯,而後者則是意譯(須是當地文化而調整詞彙)。譯寫方面則分為節譯、選譯、編譯與改編。關於這部分,譯者有較大很大的自由度處理原文。由此可知,作者在這裡所謂的翻譯,其實是很廣義的翻譯。例如改編的部分,目前很多電影,甚至小說都是以前人之作改編而成,若將此亦列入翻譯,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很多事情與工作,都可以視為和翻譯相關的工作。

另外,作者依原文類型不同,將翻譯的文字分為感性與知性兩類。其中感性的文本多屬於文學、宗教、哲學,而知性的內文則多屬科技、新聞、公文、法律、教材。其中感性的文章著重於抒發情感與追求美感,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共鳴。理性文章則最重訊息的正確性,文筆則屬次要。當然這些只是初步的分類。很多時候在翻譯同一篇文章時,會遇到感性與知性的內容同時存在。例如在翻譯商業雜誌的文章時,作者很可能在使用商業界行話的同時,亦使用暗喻的方式,傳達訊息。而譯者這時就必須同時顧及知性與感性兩方面的文字風格。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譯與人生》主要著重於探討譯者的角色以及翻譯工作的價值。對於有志從事翻譯工作者,本書是必讀之作。作者在探討譯者的角色時,舉出許多實例,從這些實例中,讀者可以清楚知道譯者可能面臨的問題,以及譯者可以選擇的策略。例如作者提到自己在翻譯宣傳資料的故事,譯者不只是傳達語言與訊息,還要能清楚知道譯文接收方的對象是誰,要能考慮接收方是否能接受忠於原味的譯文。另外,從作者的舉例中,我們可以知道,在某些情況下,譯者不能只是被動翻譯原文,還必須有良好的溝通技巧,知道如何與客戶協調,讓產出的譯文更容易為讀者接受。 

此外,本書中,作者提到值得注意的另一點,是有關中譯英的作品。一般來說,要將中文作品翻譯為英文都需要外國譯者。原因並非語文上的障礙,而是文化、習慣用語以及風格上的差距。唯有當中書外譯的作品能為外國讀者廣泛接受時,才能算是成功的產出。否則,沒有市場的譯作,不僅浪費譯者的精神,也失去了翻譯的真正意義。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