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章作者舉了許多自身實際經歷的例子,自己所翻譯或是市面上各方面(婚姻、醫療、飲食...等等)的書籍,出版後銷售成績卻不甚理想、或對於讀者不甚實用。原因倒不是出在翻譯上,不外乎是「文化」問題。

在西方流行的書籍,在香港因為沒有切身且迫切的問題,而得不到讀者的關注;亦或翻譯的書籍當中的實例,常是東方讀者無法體會與瞭解的。

因此作者主張,可以重新審查本地(香港)的實際情況,再找四方學者合編一本適合的書籍;或是依照讀者群的不同,出版不同的版本。雖然上述的做法可以算是理想中的理想,但看來不禁讓人覺得有點大費周章,納悶是否真有如此必要? 即便當地「時機成熟」,這種做法仍讓人有點質疑是否是身為「譯者」該做的事,即便擁有滿腔的熱血,在外人看來或許會顯得「多管閒事」或「多此一舉」。

        第二章翻譯策略當中提到了廣告的翻譯,早期的廣告翻譯由於都是逐句逐段譯出,到了七零年代才逐漸明白這樣吃力不討好,因為廣告的目的通常只有一個,那就是「促銷」,只要利潤得已增加,誰管譯文與原文的關係是否理想。書中也舉了可口可樂得廣告標語 ” It’s the real thing. ”為例,其後背景除了呼應當時嬉皮文化的潮流,還有對抗及反諷百事可樂這一競爭對手的雙重意義存在,因此當廣告來到地球另一半邊的亞洲時,照翻原本的標語只會讓人丈二金剛摸不了頭緒。因此廣告翻譯幾乎可以說是跳出了原本的框架,「信、雅、達」當中的前兩者都不重要了,只要能「達」進顧客心裡,才是最理想的。

        第三章講到譯者的專業定位,的確以往甚至是現在譯者的地位時常不如其他職業。本書作者也精闢的分析專業化困難的原因,原來工程師也好、醫生也好,都有他們專業的範圍之工作,但在現在的社會裡,譯者卻是要求一張專業的執照都有困難。

        而第七章7.7.4的部分提到譯者「專業知識」的具備。對此我深感認同,譯者雖然無法對每一門學問都精通,但若是能有固定專業的範圍,並多譯自己擅長領域的書籍,將會是提高譯本品質的最佳方式,也讓譯作更具專業化。倘若自己不熟的領域也執意去翻譯的話,想必譯出的品質在專業上來講會是欠佳的。

        其實後幾章節談到面對翻譯這份工作的意義,有點偏向用哲學的角度來探討。但我覺得重點不外乎就是「態度」,翻譯這份工作長久來看不免讓人覺得單調乏味,總是重覆一樣的工作,也缺乏受人注目(例如創作永遠比翻譯來的受人注目、出名),甚至升遷的機會。若是面對翻譯本身抱持這樣的想法,那這份工作注定只能沉悶下去,不管用書上的角度也好,我覺得每個人想法或許不一,但替翻譯找出一條新路,瞭解自己的工作是無可取代且具專業性也值得自豪的。這樣一來,日復一日的工作才不單調,而有動力相信自己能表現得更出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