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翻譯工作者手冊》,是一本讓我覺得很棒,但也很糾結的書。

很棒的地方是─書中所介紹的「各國翻譯界」的情況,有哪些和翻譯相關的機構、組織……這都讓我大大增長了很多知識。

很糾結的地方是─第五章:翻譯理論的探索。雖有配合例子來說明,但依舊讓我有種霧裡看花的情形,這待後面詳述。

二、讀書筆記與心得

歸納《翻譯工作者手冊》一書,我認為此書大致上,有三大主題:

()各國針對「翻譯」所設置及目前既有的組織。

()翻譯理論的探索、介紹。

()傳譯員(口譯員)與翻譯員的培養、相關機構及機械翻譯,未來的遠景。

在閱讀此書的時候,時不時的會讓我有些意外的思考,比如書中提到:香港在97年回歸中國之際,其社會面臨了在中文(普通話)、英語、粵語抉擇與衝擊(卷一/第三章香港的語文p,66-67),這時候我想到,臺灣也經歷過被日本統治的時期,何以我們的「語言」的衝擊沒他們那麼大?難道是跟統治長久有關?亦或是因為日語本來就是與漢語接近的語系的關係?

而提到翻譯,則免不了提一下翻譯史,看到這部分時,我真的不知道到底是復習的成分多,還是長知識的成分多。但不論如何,我發現,不論是中國還是西方,有被記載的「翻譯活動」的源頭,都是從宗教相關的典籍出發,中國是佛經,而西方則是聖經,這實在是個有趣的現象。

有趣之後就是令我在閱讀上有極大困難的「翻譯理論探索」的篇章,這篇章裡面分為七大類,在此我就依照順序提出一些想法(感想)與困惑吧!

1.文藝學派( Literary Approach)

這部分又分為直譯與意譯( Free Translation )兩大部分。直譯又細分逐字翻譯(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與字面翻譯( Literal Translation ),在看到Word for Word 的例子─《關雎》之後,我只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因為中國文字詩詞之美,我在「例子」裡看不到。

此部分後面繼續提到「趙元任即認為逐字翻譯相對於逐句翻譯是直譯,但相對於逐個詞素的翻譯則是意譯。(p.118)」看到這句,好像才有點被點提了什麼,畢竟,到目前為止閱讀了3-5與翻譯相關的理論、論文,自己卻好像從沒思考過直譯、意譯的相對性。

2.音譯( Transliteration/Phonological Translation )

裡面提到一些宗教典籍音譯的例子,如哈利路亞(halleluiah),而之前在專題研究課裡面也有舉過類似的例子,如佛教中的阿彌陀(Amita)。誠然這些宗教的「詞語」我們不見的了解它的意思,但不能否認,如果真的照它字本意來翻出來的話,就失去了那些詞語本身的神祕性。

3.語意翻譯( Semantic Translation)

這部分前半段提到關於語意的分類,基本上可分為詞義( word-meaning)、句子意義( sentence-meaning),但是接著提到「根據利奇( Geoffrey Leech)的看法……詞匯意義(lexical meaning)」一段,著實讓我困惑萬分…顯然,基礎知識不足讓我實在不知道它在說什麼。

而後有四小部分,分別為詞素翻譯( morphological translation)、字譯( word translation)、詞組翻譯( phrasal translation)、句譯( sentence translation),從例子來閱讀的話,非常容易理解。

4.語用翻譯( Pragmatic Translation)

一開頭把語言區分為「語言」(langue)、「言語」(parole)這兩個概念,倒是有讓我錯愕一下,因為對我來說,或者,就我一直以來的「中文」觀念裡,語言及言語它們是一樣的,而事實證明我一直有這種「誤解」。

在語用翻譯裡面值得留意的有三部分,分別為指示詞( deixis)、會話含義(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言語行為( speech acts),其中最讓我困惑的是speech acts部分。書中提到「以言指事( locutionary acts )、以言行事( illocutionary acts )、以言成事( perlocutionary acts)」有助於會話的翻譯。這三個四字名詞,讓我看書的進度停頓了很久,在搜尋資料的過程中,閱讀到一篇論文,其中部分節錄出來,藉此幫助自己更容易理解:

「根據Austin(1955)的解釋,語言的目的在達成行動,是在為情境命名、是在完成任務、是在達成目的。」(紀慧君(2003):建構新聞事實:定位與權力,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p31)

Austin將語言的意義分成三個層次,分別為話語層次( locutionary acts)、表意層次( illocutionary acts )、遂意層次( perlocutionary acts)

所謂的『話語』(locution)層,指的是表面的文字形式,發音的物理行為;第二層次是『表意』(illocution),語言使用的目的在影響他人行為,這裡,Austin強調的重點在於說話語言使用企圖產生的效果(force)( Austin, 1955: 99),也就是說:『說某是便意味著做某事』( to say something is to do something ),第三層次是『遂意』( perlocution ),則指說話者對聽者產生的效果。」

這裡,Austin(1955)的目的在於指出,使用語言的目的不只是在描述事物,並非所有的陳述都和真假有關,在此陳述句是真是假已不是重點,目的在完成行動,Austin稱這類的話語為實踐句( performative sentence )。例如,『向伊拉克宣戰』……『幫我把衣服洗一洗』都是話語的實踐句,目的在達成行動。」(紀慧君(2003):建構新聞事實:定位與權力,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p32-33)

5.語段翻譯( Textual Translation )

雖然後面舉出中西書信的例子,是可以讓我理解中西大不同之處,但是在前部分句法上的上下文( syntactical co-text)和詞匯上的上下文( lexical co-text)所舉的例子,還是讓我不太能理解,其中所指的是什麼。

6.動態等值翻譯( Dynamic Equivalent Translation )

這部分對照著《西方譯學理論輯要》(楊建華著,天津大學出版社。)來閱讀。大致可以理解Nida所提出的翻譯理論所訴求的為何。而在書中有提到三個例子,在我閱讀這三個例子的時候,我沒有特別感覺它們是「譯作」。

想到這裡,不禁跟之前在專題研究課裡,閱讀到的Venuti 做比較。Venuti所求的是翻譯時「看得出譯作」,而動態等值翻譯理論,就我觀感,所出來的作品,能感覺到各個作品的「文風」但是,感覺不出是「譯作」。

兩相比較之下,還真是有趣!

7.詮釋性的翻譯(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

縱然知道每個人在閱讀一篇文章,會有不同的想法與詮釋。但看到有這項分類還是讓我愣了一下。

初想,「那這樣每個人閱讀同一作品,不就會因為不同譯本而接受到不同資訊?也可能因此漏接原文所要資訊?」但細想下來,也就是這樣,有些人的譯作才會在某地區受歡迎,有些人則無。一百個人的眼裡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的哈姆雷特都不一樣,就是因為翻譯界這樣才熱鬧的吧!

終於,糾結完「翻譯理論探索」的篇章後,後面部分是介紹各國的翻譯協會機構:澳洲的國家翻譯及傳譯審核局(NATTI)、加拿大翻譯及傳譯委員會(CTIC)、日本翻譯協會(JST)……等。

老實說,看完這些機構的介紹,讓我超級心動,想要跳進那圈子裡闖蕩(),期許有那麼一天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