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工作者手冊」這本書中提到了中國、台灣、香港等世界各國的翻譯現況,還有對翻譯的一些概念、培訓方式、機器翻譯等,感覺是向所有準備進入譯門的人進行的職前教育。就像要打仗之前要先摸清楚對方的底細,要學翻譯前也應該要知道些翻譯領域的相關知識。

  我覺得這本書大約可以分成「翻譯概況」、「翻譯種類」、「翻譯設備」三個部份,前面三卷都屬於「翻譯概況」,說明了世界上各國的翻譯現況、翻譯史、翻譯的訓練等等。其中有提到一點,就是台灣對中譯本的不信任度。翻譯在台灣的重視度並不高,但與其說台灣人不重視翻譯,不如說是台灣人不重視「台灣人」的翻譯。這種對台灣翻譯,或許說是對任何中譯本的不信任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發現。像我有個朋友在閱讀教育心理學的中譯版時,總要不時地對照英譯版本,她說中文表達得沒有英文清楚。這倒是讓我覺得很有趣,為什麼英譯本會比中譯本更有可信度?書中指出,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缺乏統一的管理機構,導致翻譯的品資參差不齊,久而久之當我們看到無法理解的中譯,便會反射性地認為是「翻譯」出了問題,而非原文。甚至許多人寧可親自去學習該語言以了解「原文」,而不願意相信所謂「中譯」的正確性。

  在第六章跟第八章的地方,都提到各國對譯者的訓練方式。其實不管任何國家的翻譯,其所需要的素質與條件幾乎都相同,然而每個國家針對各自的需求,對譯者的訓練課程、重視的部份卻有所區別。因此從一個國家所重視的翻譯領域,便可察覺到這個國家的動向,像是翻譯的5次高潮期便反映了中國歷史的5次動盪。

  第二部分是「翻譯種類」,在第九章與第十章中提到了翻譯的分類跟標準。翻譯的分類法有很多方式,依照不同的基準可以分成許多不同的種類。也因為如此,翻譯的標準並沒有所謂一定的說法,只能說有個大概的傾向。大家熟析的信達雅也好,泰特勒的三原則也好,翻譯理論的演變也許可以算是翻譯標準的演變。但一來當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同一篇譯作也許有兩極的評價,端看個人喜好。二來翻譯理論與應用的牴觸,一直是至今爭辯不休的兩個領域。故不管是翻譯還是傳譯,它的種類與標準都無法有個明確的界定。

  這本書最後提到的是「翻譯設備」。第十一章提供了許多工具書的介紹與運用,讓我們在往後若遇到問題時能有個解決的方向。最後則以十二章的機器翻譯作結尾,有點象徵跨越時代的意味。機器翻譯從17世紀開始發展至今,儘管還不是一個完全的產物,但它的確逐漸在進步,這點從翻譯機的普遍性上就可以看到。機器翻譯所面對的問題在在考驗著電腦的「思想」,然而科技日新月異,機器翻譯的發展並非不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