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報告

 

I. 訪談對象簡介:

  S老師,台師大譯研所畢,大多從事in house的工作,也曾擔任過中原大學的講師,現在則為中國信託總經理特助。會認識他,是因為他是我(Emma)的補習班老師,在報考的過程中,也給了許多有用的建議。所以此次找他訪談,不僅能提供不少在學的學習經驗,也能加深對這個行業的實際了解。

   

 

II. 訪談內容(訪談日期為12/23)

  1. 為什麼想要從事口筆譯工作?

最主要是因為興趣。我本身拿手的科目就是英文,在還沒進大學以前,那時輔大剛成立譯研所,所以家人鼓勵我可以試看看,這就是第一顆萌芽的種子。到了大三、大四,系上開始有口筆譯課程,其他同學嚇的要命,卻只有我有無比的熱忱(與愛現的基因),而且我會去思考,這些明明聽的懂的內容,卻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講。

  1. 那你後來就讀的學校?
    我後來是念師大。我大三暑假時,師大成立譯研所,我當然選擇國立學校,因為比較便宜(),而且輔大太遠了!! 而且大三、大四的口筆譯課程,讓我有有深入的了解以及實際操作的經驗,對我很有幫助。只是那個時候,大多是靠自己摸索,很多時候都是靠自己吸收背景知識。老師也會給了我不少意見,糾正我的錯誤。
  2. 進研究所後的感想,和大學時候有不同嗎?
    一開始念譯研所的時候,其實很令人沮喪。對我來說,翻譯是從「fun」變成「 business」,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轉變。如果把翻譯當成專業的訓練,老師會用專業的方法來要求你,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剝奪掉我大部分的樂趣。一開始會覺得自己中文很爛,英文也不好。
  3. 那你是如何克服的呢?
    我的方法就是一直去撞。其實那時候沒有人教我,一切的方法都是我自己悟出來的。其實要先弄清楚語言的本質,就是溝通的工具。在一般的場合或許不需要那麼精準的溝通,但翻譯很不幸的,需要精準的產出。這是個適應的過程,將產出變得愈來愈精準,所以需要訓練。但我承認我有一點天賦,就是我很會重述。所以我要抓概念很容易,也可以換句話說。也就是說我在轉換的速度很快,只要確保我聽的對,產出ok,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4. 那你如何訓練自己產出的精準度?
    沒人一開始就很精準,調整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從錯誤中學。你做的不好,你自己會知道,老師也會告訴你,所以你會學到,而且當天你就會知道更好的做法。你要學會像牛一樣反芻,矯正自己的錯誤,下一次再遇到一樣的東西,就不會再犯一樣的錯。
  5. 你如何克服緊張的情緒?
    其實處理緊張有二種情況。第一種就是你被緊張控制,那麼你舌頭打結,腦筋空白,接下去就完了。另一種就是把緊張轉化成腎上腺素,可以讓你聽的更清楚,講的更明確。如果你卡住了,就繼續向前走,絕對會有辦法可以回頭來補強。等你愈來愈暸解,明白講者的內容,習慣他的口音,就能慢慢把之前的空隙補足。
  6. 你即使遇到挫折,當下還會想繼續從事口筆譯的工作嗎?
    對我來說,這是一輩子做過最好玩的事,所以他是一門技能,也是興趣。
  7. 你剛畢業踏出校門時,你會擔心自己能力不足以應付工作嗎?
    我自己是沒有這個問題。我一直相信,要在社會上生存下去,一定要有一定的本事。我自己很了解我自己翻譯的實力有多少,或許不是最頂尖的,因為我沒有很認真去爭取。但我自己知道我還有其他的能力,可以讓我在社會上生存下去。所以社會上作事很簡單,除了翻譯的能力,你必須要有人際上的聰明,了解辦公室生態,還要八面玲瓏,光翻譯能力是不夠的。只要你知道自己的長處,並且把自己導引到可以發揮長處的地方,那麼你就不需要擔心。我面試從來沒有失敗過。
  8. 你認為從事口筆譯口作的優缺點?
    其實優點很多,缺點也很多。如果你做的好,喜歡語言文字,那麼你會有很多自由,而且是別人無法感受的。缺點就是工作非常不穩定,這點沒有人敢保證,除非你在大陸工作,案子接不完。另一個缺點就是永遠當不了主角,頂多就是會開完了跟你握個手,讚美你幾句。

10.  你有曾經在口譯中,不小心搶了主角風采的經驗嗎?
很不幸的,我真的曾經有過這個經驗。那時我在公司裡面翻譯,講者的口條不太好,講話的內容很平淡。但因為我在公司裡翻譯的目的,就是要讓員工聽的懂,了解講者的目的,所以我必須要加點油添點醋。但我強調這是做in house會遇到的特殊狀況,對free lance並不見得適用。In house翻譯的目的,就是要讓本地的員工可以了解講者傳達的訊息,所以我需要把很平淡的東西,多加一些例子來讓員工了解。不然我如果講非常專業的金融詞彙,員工根本不了解。但如果我做出調整,加一些台語,那麼員工可以馬上了解。或許有人覺得這並不合適,但我自己覺得這是我工作的目的,沒辦法只好這麼做。

11.  那你有其他非in house的口譯經驗嗎?
滿多的,而且什麼種類都有。我有做過賞鳥協會的口譯,學術的也有,像是原住民教育或是創意教育。也有接過滿多外面的case,像國北師、北市師。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像nikeNBA球星來台的口譯。

12.  剛開始口筆譯工作時,有沒有遇到困難(青黃不接的時期)?
其實一定會遇到。我是在學校就開始接case,開始工作時,一般也是以inhouse為主。但我從上一個工作離職時,正好是09Q3/Q4,那時候幾乎沒有案子可接。幸好我離職的時候景氣已經慢慢回復,就有一些基金公司要做一些環島的ROAD SHOW,所以前二個月我案子還滿多的。但是到一月分就完全停住了。這就可以看的出來工作其實非常不穩定,你可能一陣子會案子很多,一陣子就完全沒有案子。

13.  那你在這段期間,有靠筆譯來維持生活嗎?
有,但是不多。我那時候是接一些基金公司的文案來翻譯。但我很不喜歡接書的翻譯,因為對我來說,翻譯書的投資報酬率極低。雖然說接書的翻譯,可以留下譯者的名字,但相對你就要付出別的代價。對我來說我很需要錢,因為我還要繳房貸()

14.  那你要如何拓展自己的名氣?
我在做free lance的時間不長,還沒有那個壓力要去為自己留名氣。也許我一直要做free lance的工作,就會選擇去翻一些書。加上我在學校時,就已經有接了一些案子,累積一點人脈,所以還好。

15.  口筆譯工作經驗中,最難忘的事。
有一件是公司的訴訟。像是A公司告B公司違約,所以B公司請了二位國外的工程師來證明事情的難度,而不算違約。由於仲裁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有三位律師在場,而且現場都是專家,那些律師的英文也很好。所以一開始我就被告知,不準加油添醋,一定要精準的傳達。像是他說可能,你就不能翻成絕對或大概,壓力就很大。
另一件是N公司上次購併的時候,B集團有意願。那B的老闆是美國人,和工會談判的時候,可能會提出像公基金還負債多少要還錢等等,這種攻防就很有趣。印象很深刻的是一邊是英文,一邊是台語,一旦情緒激動就會夾雜著幾句比較粗鄙的話。而那時我就原汁原味的呈現,展示一下台灣人的熱情(),同時也需要模擬他們的語氣。

16.  那平常工作的類型?
像N公司的案例就是逐步,要不然一般大部分就會是whisper。但業界大部分都是同步居多,因為比較省時間。當然器材也會比較昂貴,所以我之前做同步時,幾乎沒有什麼設備,最多就一個導覽器材。就我老闆掛著一副耳機,而我用一個小小的麥克風,一邊聽一邊翻譯,身邊的噪音可能非常多也會干擾。

17.  那你做in house的工作一段時間後,會想跳出來當free lance?
像我自認為,如果沒有人協助,我不是那麼自律的人。如果我長久做筆譯,做久了也會覺得很煩。而且加上我的家庭因素考量,我需要有穩定的收入。就我現在而言,穩定是很重要的。如果有機會,薪水和老闆也不錯,那麼有何不可?而且in house還有年終獎金(眉開眼笑)。如果做的好的話,薪水也很不錯。

18.  in house的薪水很固定,會不會覺得free lance 可以賺比較多?
對啊,薪水是固定的,所以如果有時候事情很多,就會覺得我領這一點點錢卻要做這麼多事()。但領到年終時,看到戶頭的數字就忘了!!

19.  in house 工作的優缺點。
優點就是穩定,每個月知道幾號薪水會入帳。缺點就是要和別人斡旋,你必須要了解辦公室生態,就像東方不敗的電影台詞一樣,「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你是無法退出江湖的。我很不喜歡,但這是免不了

20.  工作的兩難(該接不接?會不會擔心斷了人脈和經濟問題)?
身為一個freelancer,你永遠都必須要考量這些因素。但是還有別的因素需要納入考量。如果案量多的話,你必須先考量優先順序,並且作出取捨。另外一個情況,就是你的案主並不是個好客人,那你要考量是要永遠斷了這個人脈,還是會為五斗米折腰。遇到不擅長的領域,也會幫同事牽線,留下這條人脈,這才是聰明的作法。因為我們自己不可能接全部的案子。其實做翻譯,沒有什麼不擅長的事,只有你自己喜不喜歡。像我就不愛數學、物理,但後來卻進來金融業(),所以我現在數字很厲害。

21.  既然翻譯會遇到不擅長的題材,加上準備的時間很短,要如何準備?
這和個人的學習模式有關。有些人愈到緊要關頭,潛力愈大。被逼急了,反而會是正面的影響,因為你就要去學習一些你從來沒學過的東西,讓你的表現有一定水準,其實也不錯。不一定你接觸過了,也會學習出興趣來,不必把所有的門都關上。那如果是接觸過還是真的沒興趣,再來拒絕。

22.  有些人認為在還不熟稔的情況不要亂接案,以免自砸招牌,你認為呢?
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反而覺得這是個「懦弱」的策略。如果你砸了,或許掉了一些人脈,毀了一場演講,又如何呢?至少你學到了經驗,經驗是最寶貴的。如果考慮到現實面,或許有人覺得太過理想,但其實每個人對自己的能力是有直覺的。如果你真的對這個案子很不安,那麼或許可以考慮。但依我的立場,我真的沒有碰到那種一聽就不想接的案子。每個口譯員都有自己的模式,有些人適合精,有些人則是可以接受廣泛題材,我覺得找到自己的模式才是最主要的,沒有一定標準。

23.  這一套標準是你在學的時候就知道,還是出社會才調整?
在學校的時候,就要知道你自己喜歡什麼,有哪些題材是完全不能碰。但是「never say never」,即使之前最討厭的東西,並不代表你以後就不會接觸。像我以前最討厭數字,但我現在在銀行上班。我翻譯的東西全是數字,所以我現在對數字的反應速度是我進銀行業的10倍。但是你必須這麼做,而且漸漸學著去喜歡。如果一定要說什麼東西讓我不安,最好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前提。口譯員是服務業,另一個服務業的代表是「妓女」()。你不能說我今天不想做就不做,你根本身不由己。

24.  出了社會,如何持續磨練自己的技巧? 

隨時把握時間,但不要把它想成工作或義務,讓它變成生活中的自然習慣。

25.  除了強調技巧的精進,還有沒有一些從事這行業該注意的事項?(人脈…)

(1)遇到奧客不尊重專業又開低價,先試著教育顧客,不行就別接,不要委屈自己打壞行情。當然你會因此付出代價,這就像電影《女人香》中的台詞:「Ialways know which way is the right way to go, but I never took it. Why? Because it’s so damn hard.」正確的路本來就不好走,沒有人說它是好走的。

(2)剛開始進市場作一定會有挫折,因為你是新手,加上你對每場會的題材的熟悉度也不同,所以很可能出錯,甚至是大紕漏,不過那是必經的過程。這就好像你剛拿到駕照,多少會擔心自己到底能不能上路,怕自己會A到車子,撞壞後照鏡或是方向燈。You have to pay the price, but in the end you’ll feel more and more comfortable. 所以,如果真的覺得自己有興趣也可以做,就算一開始很挫敗也不要輕易放棄。看看那些商業周刊的故事,他們投資欠債數十億都能東山再起了。儘管再起步會有難度,但終會有機會,就算真的不行,也可以先從筆譯再磨練啊。我自己也曾犯很致命的錯,我翻第一場時跟很緊,chairperson,聽到chair就翻椅子,當場就被老師笑了,不過,you have to deal with it。人在社會上打滾,臉皮就要厚一點。 

(3)永遠保持好奇心!

  (4)人脈就船到橋頭自然直嘍,做久了就知道這行是甚麼樣子。

   (5)Free-lancer 或是in-house各有優缺,對新手都是不錯的經驗。Free-lancer

  要自己打理一切,擔心顧客在哪裡的問題。其實作in-house的人也不見得穩

  定,他需要讓自己成為團隊裡不可或缺的資產,不然等到階段性任務

  結束,一樣請他回家吃自己。

26.  印象最深的口譯經驗?

之前任職的銀行舉辦為期一周的研討會,我是他們唯一的口譯員,講者包括蘇格蘭、印度、新加坡、香港人,主題是檢討流程、減少浪費、增進效率。某位台灣講者,完全忘了口譯員的存在,滔滔不絕地講了1520分鐘左右。我當時站在講者旁邊,因為沒有作筆記,就只能專心地聽,等他結束。後來,我幾乎重現了百分之百的內容。當然電腦上有visual aids,所以我可以照著邏輯走,不過我仍然對自己那次的表現印象深刻!台下還有女生畫了一張我的大頭像,稱讚我是個記憶超強的口譯員。(笑)

所以,我覺得不用筆記其實也可以做逐步,當然有筆記會更好。不過,有時候筆記也會害事,錯的筆記方式會影響你聽的部分。

27.  從事口筆譯工作,該注意的事項(公會、報稅、時間管理…)

自由譯者要打理雜務、注意報稅、催收帳款,尤其是找客戶拿錢。公司多半不會立訂合約,通常是簽扣繳憑單,需要等公司的會計部門撥款,所以很少是領現金的。不論是口譯或筆譯的案子,有時候等撥款要等上大半年。甚至也聽過書翻完出版社卻倒了的例子,譯者只能自認倒楣。

28.  未來口筆譯市場展望。

台灣口筆譯市場在縮小中,雖然速度沒有很快,但確實在縮小。第一,我們的文化不重視翻譯,教育部辦的翻譯考試也未能收到效果。第二,每年師大輔大出來的學生,美國英國回來的學生,還有一些半路出家的人,都投入這塊領域,而台灣經濟像是外貿這部分又不停地在縮小,市場根本大不起來。目前的經濟不景氣不是個常態的循環現象,台灣已經失去經濟基本盤,所以外資不會回來,市場也就回不去了。

我覺得未來的市場在中國,我2004年就在中國拿到高級口譯證照,算是台灣最早的一波吧。我知道我遲早要過去對岸,那是華文世界未來的趨勢。我拿到的是中國教育部辦的口譯證照,當時中國還只有那套檢定標準,不像現在還有各省自行舉辦的翻譯考試。

 

III. 訪談心得:

  Emma-我跟石老師其實很熟了,不管是我在學習上遇到的障礙,或是心情上的調適,他一直都是我的良師益友,提供給我許多的建議。所以這次訪問他,一方面我的心情比較放鬆,另一方面是加上自己到目前所學的實際經驗來向老師請益,感覺受益良多。雖然也有不少的夢想幻滅,不過這就是人生,工作不可能有100%的理想,盡早學會面對以及先做好準備,對踏進這個行業的心理建設和需要標準會更有幫助。

        Anny-這次訪談石老師,釐清不少觀念,受益很多。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師對in-housefreelancer的看法,他覺得in-house其實不一定比freelancer來得穩定,因為in-house如果沒有成為工作團隊裡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公司的階段性任務結束後,仍會請譯者捲舖蓋走路,這與我過往對in-house的理解有相當的出入。其次就是譯研所求學階段的心情調適,老師的一席話也令我豁然開朗。儘管過程充滿沮喪和挫敗,但同時也有新奇刺激的部分,端看視角為何,通常挫敗來自過度的自我壓力(像是:急於看到成效的心態或是與同儕之間的比較等),其實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總之,這次的訪談不僅增進我對翻譯業界的了解,也讓我學到翻譯這條路上應備的心理調適。

 

分工──

Anny:訪談,逐字稿25-28題,上台報告。

Emma:訪談,逐字稿1-24題,word檔和ppt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jugic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